吉林农业大学办公室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殿锋、校长杜锐谈“教育强省 高校何为”
日期:2023-08-2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近期,吉林省教育厅开展了“学习讲话求深入、教育强省大家谈”大讨论活动,今天的“知名书记校长谈教育强省”栏目,一起来听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殿锋、校长杜锐谈“教育强省 高校何为”——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作者简介】

张殿锋,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历任吉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社会发展处助理调研员,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副处级组织员,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省党代表大会代表联络办公室)处长(主任),吉林省纪委组织部长,吉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吉林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吉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和系统论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深远意义、本质要求、重点任务和根本路径,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吉林正处在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挥教育的关键支撑作用。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吉林建设教育强省,首要是打造高等教育强省。高校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强化党的领导根本保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民族复兴重要使命,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建设更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好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吉林农业大学党委在办学实践中,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高标准党建统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基层党建品牌。建党百年之际,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教育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体化构建学思用贯通推进体系,团结凝聚师生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要不断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不折不扣落实到办学治校、育人育才各环节全过程,持续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三是要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以落实党内法规制度为基础,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示范带动作用,研究把党支部建在重大项目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并延伸到学生社区、社团组织、实习基地、网络阵地的有效办法,打造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要坚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迈向纵深。持续完善高校管党治党的制度规范体系,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二、落实根本任务,建设更高质量的立德树人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必须全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吉林农业大学党委在办学实践中,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力建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连续两批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全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在教育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启智润心。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思政“金课”体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学术己任,努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坚强阵地。三是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点。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教师队伍。四是要努力构筑大思政工作格局。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显性与隐性、守正与创新、内容与方法、底线与高线的关系,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强化使命担当,建设更高质量的创新服务体系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吉林农业大学党委在办学实践中,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了新农科“一流专业方阵”和“一流课程方阵”,形成了引领全国的“三融三通”新农科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了以30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创新集群,实现了主要粮食作物国审品种全覆盖,在食用菌、人参、梅花鹿、蓝莓、肉牛和粮食精深加工等领域,研发能力居国际先进水平。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稳居吉林省属高校前列。

在教育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和吉林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一是要持续打造高水平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吉林省新农科建设全国第一方阵优势,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全面深化协同育人改革、耕读教育改革、订单式农科生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智慧教育改革,形成一批全国示范、区域引领的教育改革实践成果,完善建立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林人才和有本领、用得上、留得住的紧缺型实用人才。二是要持续打造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体系。围绕千亿斤粮食、千万头肉牛、十大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等关键领域,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保育创新、粮食增产与安全生产、畜禽安全健康养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业全程智能化等领域进行源头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科技进步。发挥国家级、省级高端智库集群作用,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咨询。进一步强化横向科研体系建设,拓展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渠道,实现科技成果规模化转移转化。在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布局一批、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和科技小院等基地,打造在区域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新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实现大幅增长。三是要持续打造高水平人才引育体系。以助力吉林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目标,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政策,强化实施“聚贤”“培英”行动,持续打造助力“三农”发展成效卓著的“尖刀”队伍。

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教育强省建设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切实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在服务吉林振兴发展中

推进高教强省建设

 

【作者简介】

杜锐,男,中共党员,吉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学位,二级教授,预防兽医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如果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那么建设教育强省同样是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情、国情、省情来看,高等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战略地位越发突显,党和国家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建设教育强省,高等教育必须率先发力、率先突破。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实施“双一流”“双特色”建设,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面向未来,吉林高等教育要立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从讲政治、求质量、做贡献三个维度全面推动内涵发展。

一、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政治担当

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我们建设高教强省,必须牢牢占领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有声音、有形象、有作为。吉林有着“三地三摇篮”的厚重红色底蕴,产生过黄大年、郑德荣等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是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和动力之源。因此,吉林高校有基础、有责任、有能力带头做好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标杆。要积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围绕党的领导、铸魂育人、思政体系、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理论创新能力。围绕吉林振兴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探索建立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研究联合体,聚焦人才培养、系列研究、队伍建设、文化传播、干部培训等重点任务,协同建立攻关机制、构建高端智库、实施重大专项,产出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努力把吉林打造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理论支撑。

二、坚持内涵发展,分类建设高水平大学方阵

构建一个层次、结构、类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拥有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标识。建强高等教育,重点在“强”,关键在“建”,应当坚持“分类建设、做大特色、做强优势”的发展思路,打造吉林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强的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一是要进一步开阔视野,跳出吉林看吉林,在提供吉林方案、体现吉林特色、打造吉林模式上聚焦。20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吉林农业大学积极抢抓国家“四新”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在全国示范建立新农科协同育人和订单农科生培养模式,推动吉林省新农科建设迈入全国第一方阵。这是我省全面深化以“双特色”建设为主要标志的高教分类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因此,我们要更加主动对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力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引领性研究和探索,在人才培养理论、方法和模式创新上,由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迈进。二是要进一步统筹谋划,在强化分类建设,充分调度各方积极性实现新突破上聚焦。应当看到,我省高校分类建设在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协同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仍应持续深化改革。特别是要结合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所承担的重大战略任务,开展“梯队”建设。因此,我们要坚持做好分类建设,正确处理“领舞”与“群舞”、“特色”与“优势”、“高原”与“高峰”的关系,重点支持一批办学实力雄厚,有希望率先跻身同领域国内一流行列的高校开展集中建设,积极构建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方阵,为加快高教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引领性支撑。

三、坚持有为有位,努力培育吉林振兴发展新动能

今年6月15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在主持召开吉林省教育强省建设座谈会时强调,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基础,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贡献智慧,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攻坚克难”。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人均商品量、人均调出量均为全国第一,年调出量全国前三,总产量全国第五,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吉林,要求吉林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当前,我省正全力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聚力打造万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都需要高等农林教育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未来,学校将在“三物并举”种质资源保育创新、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盐碱土改良与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粮食及秸秆等副产物转化增值,以及食用菌、人参、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等方面,集中开展“四良一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智慧农业)技术攻关,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吉林农业现代化建设筑基赋能。

“教育强省,吉农何为”,我们要坚持“跳出农大看农大,跳出教育看教育”,切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书写吉农新的篇章!

版权所有:吉林农业大学办公室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邮编:130118

电    话:0431-84533101 84533386     传 真:0431-84531264    邮 箱:xxbgs@jl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