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办公室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资料 > 正文

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0-04-09


2019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校调研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重要使命,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向着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9年,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紧贴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在全校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领导班子、58个处级班子贯通推进“四项重点措施”,152个党支部全面落实“九个一”任务,实现工作对象和任务要求两个“全覆盖”。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检视、边整改,举办校领导读书班7期;成立9个调研组开展领题调研;开展12项专项整治,全校共整改问题447个,学风建设、环境治理2个师生员工高度关注的问题整治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全校党员理论知识得到“再充电”,理想信念得到“再补钙”,党性修养得到“再淬炼”,工作本领得到“再蓄能”,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特色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爱国荣校力量进一步凝聚

2019年,学校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开展15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海内外校友积极参与。学校在2019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创新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近5000名师生员工激情合唱,各类媒体累计点击量近30万次;学校李玉院士荣获“新中国70·长春70人”荣誉称号,并受邀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29名同志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爱国荣校力量得到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三、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9年,学校在前期改革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综合改革。改革聚焦学校当前事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和“牵牛鼻子”的关键问题,共提出6个方面32项改革任务。大类招生培养、机构调整与定岗定责、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聘、绩效分配、劳务用工、研究生二级管理、公用房管理使用等20余项改革顺利实施。全面优化学校表彰奖励体系,实施两级公文处理体制改革。完成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建立了“能上能下、优劳优酬”考核评价机制。综合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坚持推动质量突破,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人才培养勇闯新路

1.以“三全育人”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学校成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服务育人方向),积极构建“1+3+10”三全育人新格局。获立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历史零的突破;3门课程入选首批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1名教师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深入开展“学习筑梦”和“青年大学习”行动,累计培养学员12640人次。全面开展人生领航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改革,加强武装工作,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推进党建与思政工作进学生社区,建强学生工作队伍。1人荣获吉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荣获长春市十佳辅导员;1人荣获吉林省“我爱国防”大学生演讲比赛冠军,1人荣获长春市十佳大学生、1个班级荣获十佳班级。

2.以新农科建设推动本科教育新发展。在新农科建设“北京宣言”中发出吉农声音,“三融三通”一体化协同育人“吉林模式”正在加快推进。“高平稳、零投诉”完成首次专业分流,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持续深化。打破文理界限,增加创新班额,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深入实施。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建成首家省级“金课”孵化基地,获批省级金课13门,推荐国家7门,数量均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实现国家级银奖零的突破,累计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49项。建设了100所优质生源基地,生源质量再创新高。扎实推进“八精准”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5位。

3.以二级管理改革打造研究生教育新机制。实施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调整了管理机构和职责,下放管理权限,强化学院培养主体责任。改革招生制度,博士招生规模位居省属高校第2位,硕士招生规模位居第3位,研究生生源质量实现大幅提升。完善培养机制,优化导师队伍结构,研究生学术能力及水平不断提高。

4.以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实现留学生教育新提升。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为首批通过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深入落实认证整改方案,来华留学教育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年招收各类留学生104人,成功举办科技部“2019发展中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

5.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继续教育新转变。积极推进远程教学教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我校成人学历教育由传统面授向网络化、现代化教学的转变。新增函授合作办学单位7家,成功在浙江省备案建站。累计开展培训项目48个,培训学员近7000人次,超额完成年初计划。

(二)学科建设再结硕果

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优势学科初步迈进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获批新增“生物学”“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9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全部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位居省属高校首位。组织完成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学位点动态调整和学位点合格评估抽评工作。

(三)科技创新屡创佳绩

获准资助科研项目424项,其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到位总经费1.7782亿元。新增4个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主持1项,协作2项),获奖数量全省高校排名第2位,创历史新高。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13项,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企事业单位第2位。2个特用科研玉米品种通过国审。李玉院士荣获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菌物研究》复合影响因子首次破1,跨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行列。

(四)社会服务成绩喜人

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实现了学校与国家级智库的融合对接。学校作为吉林省唯一入选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名吉林省科技特派员代表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持续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新增战略合作单位25家。甘肃、海南、长春校友会正式成立,第一次校友分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成功召开,校友资源和力量得到进一步凝聚。

(五)脱贫攻坚再获殊荣

持续加强好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双白”和手工编织特色产业落地生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学校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单位荣获“吉林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驻村第一书记荣获嘉奖个人,并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荣获个人记大功奖励。选派2名教师赴新疆阿勒泰开展为期1年的援疆支教工作。

(六)国际交流蓬勃开展

成立学校党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党对外事工作集中统一领导。首次与南美地区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面向远东地区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学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积极搭建师生出国(境)深造平台,师生赴外访学、进修数量稳步增长。成功举办商务部“2019年赞比亚农业生产技术海外研修班”,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吉林省唯一案例入展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对非合作案例展区,持续推进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比尔盖茨基金会三方农业合作项目。

(七)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全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人,公开招聘青年人才68人。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各有1人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和“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个单位荣获“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团队荣获2019“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团队”。坚持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国际化教育五位一体推进教师培训,累计举办各类活动60余场次,培训教师2163人次,覆盖面达93%

(八)攻坚克难成效显著

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变企业拆迁为政府拆迁的主体转换,学校职权范围内的整改工作全部完成。植物生产基地土地综合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因历史原因被侵占的77万平方米土地已恢复38.89万平方米;新建围栏2100米;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7.98万立方米,约占垃圾总量的3/4;平整土山3座,倒运土方15万立方米;维修田间道路937延长米。

(九)条件保障不断优化

改造完成新教工餐厅,扩展学生自习空间;创新校企合作,校园创客空间(咖啡文化园)投入运营,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强化预算执行和内部风险防控,财务、审计、采购与招投标工作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改造提升图书馆整体环境;扩建财会档案库房,新建学生档案库;智慧校园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医疗卫生、心理健康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交通、公寓条件及校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全面夯实主体责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持续强化理论武装

进一步强化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落实,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为教职工作专题辅导,并为师生讲思政课;全年组织开展24次理论学习,编印学习资料500余册。第一时间制定实施学习宣传贯彻方案,成立宣讲团,在全校深入开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推广。持续抓好春秋季干部品牌培训活动,聘请钟秉林、李北群等专家学者辅导授课,全年累计培训干部1373人次。举办第二届“思政杯”党课大赛,遴选党校兼职教师12人。

(二)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召开全校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对全校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内审内巡。制定《网络信息安全检查实施方案》《新媒体管理办法》《关于对发表论文相关论点、数据等要求的通知》,强化网络、新媒体和学术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民族、宗教工作部署。强化校报、视频新闻、网络新闻、官方微信、宣传橱窗及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建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等校外媒体对学校报道达400余篇次。

(三)有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遴选第二批“红色引擎”教师党支部14个,“红色引擎”教师109人,开展第二期“红色引擎”教师培训。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配备率达到93.6%,首次举办“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隆重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精心制作《身边的榜样》宣传册,原创歌曲作品《她为人民谋幸福》MV在第十三届全省党员教育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荣获全省三等奖。持续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和“最佳党日”等品牌活动,2019年党日活动立项86个,下拨活动经费8.3万元、奖励活动经费1.79万元。全年共发展新党员553人,转正预备党员445人。学校2个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教师党支部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学院党委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并在全省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被推荐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交流会。

(四)大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突出“政治标准和能力标准”,圆满完成学院行政班子换届工作,5名院长、17名副院长续任,10名院长、22名副院长履新,学院领导班子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全年共提拔正处级干部12人,副处级干部25人;调整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12人;完成4名人事代理人员入编后岗位聘任工作。严格开展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填报和抽查核实,加强因私出国和证件集中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全校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激励、容错纠错、教育关怀和考核评价机制。

(五)不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召开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推进纪检监察改革,制定《重点领域监督实施办法(试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规定》等规章制度,通过参与决策、专项调研、现场检查、约谈督促,加强对权力、资金、资源集中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对人文学院党委和农学院党委开展了政治巡察。组织全校干部160余人和省管干部家属参加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5000余人次参加省纪委“全面从严治党竞赛答题”活动。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受理案件线索6件,立案审查1人,函询2人,给予开除党籍处分1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良好政治生态。

(六)认真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制定相关制度规范14项,上报线索23条。“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推动警校共建,建立公安警务室;加强湖边、栈道等户外重点部位巡查,严格活动安全审批;有效落实秸秆禁烧;开展安全演练、讲座、培训30余场次。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订《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等11项制度,开展各级各类检查106次。筑牢保密工作防线,成立了保密办,制定了保密工作实施办法,召开了全校首次保密工作会议,配齐了保密硬件设备。严格落实节假日值班制度和校领导接待制度,规范落实信访接待制度。全年无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大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火灾事故和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七)扎实推进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

修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加强统战工作顶层设计。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为契机加强思想引领,认真做好侨留联工作,支持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支持统战成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校民盟委员会获得“民盟中央高校基层组织盟务工作先进集体”。胜利召开第七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二次团代会,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校务公开简报机制,深入开展温暖帮扶工程。学校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持续改善离退休同志活动场所和条件,离退休工作得到有力提升。

2019年,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把握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抓改革,牢记使命促发展,为吉林全面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吉林农业大学办公室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邮编:130118

电    话:0431-84533101 84533386     传 真:0431-84531264    邮 箱:xxbgs@jl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