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办公室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资料 > 正文

吉林农业大学2022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3-03-29

 

2022年,是吉林农业大学事业发展历程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重要使命,强化落实学校十三次党代会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在讲政治中激发治理新效能,在改作风中倡树校园新风尚,在干事业中塑造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扛起责任、不辱使命,全力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

学校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的根本保障,始终把坚持为了师生、团结师生、依靠师生作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的根本原则。同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者为重”的理念,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始终深刻把握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辩证思维,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充分体现了全体农大人的精神力和创造力,汇聚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一)毫不松懈强化责任落实

坚决贯彻上级、属地决策部署,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成立校园防控指挥部,严格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集中力量、统一调度。学校主要领导带头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统筹12个专项工作组分工推进,科学制定“三案一图”,全面构建三级书记抓防控责任体系、“六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两横两纵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坚持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二)密织防线严格校园管控

周密制定学生开学返校方案,强化演练,确保万无一失。严格实施校园封闭管理,坚持人员、校门、车辆、物品同防,坚决避免潜在风险,时时封堵校园安全漏洞。形成学校、楼宇、楼层、寝室四级精准网格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每日校内全员抗原检测和重点人群抗原检测加测,力求尽早发现感染者,尽快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有序组织全员核酸检测,确保快速发现、捞净检测出的阳性人员。快速流调转运隔离,采取转运优先、先运后调、边运边调的方式快速确定密接与次密接人员,做到日清日结。紧急启动2栋新建公寓为校内隔离区,确保应隔尽隔。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严格执行在校人员的晨、午、晚检和全员“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行校园全区域、无死角消杀,对校门、卸货点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大密度增加消杀频次。用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标准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更严更紧更硬的作风织密筑牢学校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三)竭尽全力满足师生需求

坚决做到物资够用、能用、管用,确保供应充足、确保质量过关、确保价格平稳。全力做好水、电、气、热等后勤保障和食品安全工作。掌握校内师生医疗需求情况,备足常用药品,确保日常用药和应急就医。积极采用中药预防,建立学生外出就医绿色通道,专人专车送诊就医。领导干部包保防控一线教工和校内学生,建立多维度、点对面、点对点学生关爱联系机制,建立隔离学生“一对一”包保制度。建立诉求反映机制,开通诉求反映热线,搜集学生诉求意见并全部予以解决。加强网络建设,科学制定学生户外活动方案、错峰洗浴方案、生活用品保供方案,加快直饮水机投入使用,按时按需发放防疫物资和食品,学校学生共担三餐费用,在严格防疫的前提下满足学生需求。为校内职工发放中药、生活用品、换季衣物并解决实际困难。校医院全员参战,独立承担全员核酸采样任务。优化检测程序,实现学生不出公寓完成核酸检测。全方位开展心理咨询与疏导,保证师生心理诉求及时得到缓解。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安排专人一对一包保。积极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宣传报道疫情防控一线感人事迹。

(四)多措并举保障教育教学

始终把教学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大事摆在首位,系统部署在线教学安排,启动了在线教学“云方案”;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规定了在线教学“云纪律”;发布线上教学操作指南,确定了在线教学“云标准”;组建线上教学指导团队,展开了在线教学“云指导”;成立线上教学督导中心,实现了在线教学“云管理”。校领导带队与专家督导开展线上巡课,完善线上教学实施、管理、评价各环节,使线上教学从“应急之举”走向“云体系”线上教学高阶课堂,做到了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同时研究生科研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回应师生期盼,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机制,全过程做好教学保障,全方位做好服务管理,有力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五)胸怀大局勇担社会责任

科学制定校内校外两套备春耕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产两不误。成立由院士领衔、书记校长担任顾问、200余位农业专家组成的科技备春耕服务团,通过电话、微信、直播等方式,对我省各地种植户和相关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深入白山地区备春耕一线现场指导督查春耕生产,与省科协组织30余名专家先后通过“科普中国”“云上智农”等平台直播,围绕水稻、玉米等多个专题开展培训,约有109万人次参加培训,另有30余名专家制作50余个备春耕短视频通过吉林电视台等媒体播放,累计浏览观看人数近千万。

二、稳进提质、创新求变,蹄疾步稳构建新发展格局

学校党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重要使命,大力推进“双一流”“双特色”建设,锚定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宏伟目标,积极推进学校十三次党代会部署任务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落实,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六)教育教学实力取得新突破

获批教育部首批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新农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国家级建设试点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教师团队获批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作为我省唯一建设单位,获批“科技小院”26个,数量位居全国第六位。《农林高校“双元融通 四维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2人获国赛奖励,11人获省赛奖励。获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8项、省级180项,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项目1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奖项18项。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省级奖项19项。20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揭牌。获批省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5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7项,立项数量居省属高校首位。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3篇、优秀硕士论文19篇。本科招生计划5020人,较去年增加769人,录取率100%,获评“2022年度吉林省最受高中生关注本科高校”。硕士报考人数增长10%,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增长,推免生留校率居省属高校首位。加大博士招生综合素质考核分值比例。招收各类来华留学生309人。学历教育招生数量连续4年持续上升。推进实施校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联系学院就业工作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促就业的大就业工作格局。2022届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0.04%,留省就业率实现达标。获得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50万元。新增省内联合办学合作单位1家,省外1家;录取新生8000余人,同比增长约140%,实现连续四年增长。非学历教育获批教育部职教国培师范项目1项,省教育厅职教国培项目2项,人社厅高研项目1项;开展培训项目8个,累计培训学员1700余人次。

(七)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发展

完成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中期考核及特色高水平学科规划编制工作。补选学科带头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领域)负责人14名。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整体提升,有3个学科进入B档。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ESI1%位次持续攀升。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自主增设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调整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新增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申报新专业4个,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软科、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稳步提升。参茸道地药材现代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全国入选50个,吉林省仅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八)科学研究成果取得新跨越

积极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扎实开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16篇,首次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发表论文。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3项,到位科研经费1.93亿元,创历史新高。“病原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获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立项层次新突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农业反刍动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获立项经费5500万元,创单项科研经费历史新高。获立吉林省肉牛产业化发展重大专项6项。获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38项,合同经费4533万元,立项及经费数量实现突破。获立吉林省“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专项2项。获批部委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作物种质资源吉林省实验室”成功获批,成为我省首批建设的两个吉林省实验室之一。“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粮食安全与黑土地保护利用政策决策支持系统实验室”分获省科学技术厅、省教育厅首批建设。《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冯江校长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最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王秋举副教授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李玉院士荣获吉林省特殊贡献奖”“首届种业科学家奖和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九)社会服务能力取得新高度

单个横向科研合同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创历史新高。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省委书记景俊海先后到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公主岭南崴子镇南崴子村2个示范推广基地考察,给予高度评价,2个科技小院荣获“全国最美科技小院”。成立吉林省乡村振兴学院,积极打造我省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和服务工作新典范。与合肥市政府共建中国菌物谷,在白山市建设食用菌小镇。学校菌菜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包保帮扶村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党建引领工作阵地。为3个包保村分别设立绒山羊养殖场、电商直播平台、肉羊养殖农业推广基金项目,在疫情背景下实现包保帮扶产业逆境提升,增加农民收入60余万元。其中,好田村“双白”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养殖白鹅带动庭院经济增收20余万元,种植玉木耳户增收近3万元。校科协荣获省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学会学术工作先进集体。

(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进一步落实学校人才引育政策,形成了引进人才、自有人才共同发展、有机统一的人才发展格局。新增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5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英才3人。2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新增吉林省第十七批享受政府津贴专家人选5人、长春市第八批有突出贡献专家人选1人。遴选首批 “吉农学者人才支持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6人、青苗人才12人。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柔性引进“院士”等海内外各类人才11人,公开招聘各类青年人才78人。进一步优化青年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和薪酬待遇,保障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获批吉林省第三批人才培养基地。

(十一)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业绩

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开展实时性项目交流。“东北优势特色资源与健康食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实现“111”引智基地再突破。获批吉林省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各1项。聘请1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为我校名誉教授。引进1名喀麦隆籍高端人才。贯彻落实中非合作“九项工程”重要任务,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在赞比亚成功揭牌。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在安图顺利启动。积极探索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推进“盖茨基金”援款落地。线上完成商务部2022年发展中国家畜禽育种及养殖研修班,5个国家的59名学员顺利完成培训任务。完成亚洲、非洲、意大利238名学员汉语桥线上团组研习营学习。趋同化管理取得新进展,2022级留学生全部实现一体化教育管理。

(十二)重大项目和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

统筹推进9.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和生活用房重大基本设施建设。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产业)学院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和省财政1.2亿元资金支持。4栋新建学生公寓申请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资金1.4亿元。抢抓国家重大设备贷款项目机遇,建设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完成20台(套)共计5050万元设备招标采购。在建及申报项目62项,预算金额及获批资金1.5亿元。启动实施植物生产基地排水灌溉工程和第二轮土地专项整治工作,清理拆除植物生产基地违章建筑38处,收回土地14万平方米。

(十三)内部治理能力取得新提高

持续深化机构改革,更名、撤销处级机构4个,调整、新建管理及教辅机构8个,完成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岗位设置,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吉林省乡村振兴学院。调整增加校内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基数和教工餐补贴,离退休人员增加绩效及时拨付到位。为三个教职工住宅小区解决了房产办证历史遗留问题,办证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实施财务凭证影像化,打通师生财务信息网上查询最后一公里。因疫情原因退还学生公寓费340万元。为校内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延长租期。推动智慧校园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为全体师生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完善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疫情期间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线上心理援助。持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吉林出版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爱心捐书、师生参与图书采购等活动。校医院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三、培根铸魂、强基固本,一以贯之加强党的建设

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政治引领,以落实党建重点工作任务为抓手,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十四)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夯实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刚性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学校党委在重大工作中政治引领、把关定向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主体责任更加夯实。党委常委会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召开党委常委会41次、校长办公会34次,定期议党3次,专题议党28次,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5次,确保党的领导在办学治校、教书育人中全面发挥作用。制定《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制定《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开设学习专栏,班子成员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校领导班子带头听讲思政课,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学生思政工作,落实“六级三包”责任,将思政教育融入抗疫全过程,上好抗疫“大思政课”。科学精准做好教师思政工作,制定《关于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师德民主评议,树师德、正师风。加强首批吉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资源建设与优化。扎实推进党建与思政课题研究工作,提升理论研究能力和水平。召开立德树人表彰大会,进一步凝聚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1人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荣获“吉林好人·战疫先锋”,1人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在网络思政评选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6项,易班迎新工作案例入选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优秀迎新案例。学校被评为长春市文明校园和长春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单位。

(十五)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30个党支部按期完成换届,“双带头人”持续实现全覆盖。2个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高质量开展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规范达标率100%。升级打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构建“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推动党组织活动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做深做实党支部联系点制度,重新确定党支部联系点9个,推动联系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以抓防疫、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为主要内容,重点落实4方面13项重点任务。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97项实事任务全部完成。在全体在职党员中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扎实开展“双报到”活动,积极引导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参与基层治理。完善优化述职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全年发展党员714名。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新配备组织员18人。

(十六)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树牢“为事业发展需要配班子、为服务学校改革发展配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全年提拔处级干部15人、科级干部3人;交流调整处级干部28人、科级干部2人;5名正处级领导干部调整为非领导岗位;推荐2名省管干部、4名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好干部;选派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市农业农村局挂职干部各1人;推荐省政协委员2人。严格开展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填报和抽查核实,加强因私出国和证件集中管理。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

(十七)纪检监察工作全面深化

全力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跟进疫情防控监督,加强巡视整改监督,构建巡视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体系。制定《监督体系建设方案》,为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奠定了基础。发挥监督在治理中的保障性作用,针对干部选任、招标采购、资产管理、人员招聘、职称评聘、财务管理、招生录取、奖助学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制定《监督工作办法》10项,开展各类监督80余次,打造近距离、全过程、常态化监督网格。紧盯重点人员和重要时间节点,持续纠治“四风”。及时更新完善全校198名处级干部廉政档案,出具教师、干部廉洁意见400人次。全面升级改造吉林省教育系统廉政教育馆,推动师生廉洁社团开展自我教育。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荣获“吉林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十八)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全面推进

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加强对巡视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目前,已完成153项整改措施,完成率达98.7%,完善制度37项,以巡视整改成效带动了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强。制定学校党委未来5年巡察工作规划和《第一轮巡察工作方案》,全面启动本届党委第一轮巡察工作。修订6项巡察相关规定,制定15项巡察实务工作规程及巡察工作流程图,为巡察全覆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十九)安全稳定工作全面优化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完成省委意识形态专项巡视14项任务整改,落实整改措施40项,制定出台制度10项。制定《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意识形态近期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盯防意识形态领域重点问题。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监管和指导,开展督导检查与年度自查、有害出版物排查、境外教材排查,做到校内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电子屏等各级各类阵地可管可控。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分析,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调整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和保密工作委员会,制定各类安全生产方案10余项。全年无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大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事件和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二十)统战群团离退休工作全面进步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开展党外代表人士走访调研活动。1个提案获得省政协批复,1篇信息被民盟中央和全国政协《社情民意》采用,1个建议被省政协采用并专报全国政协,1个建议被民建中央单篇采用。九三学社委员会荣获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先进集体,3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荣获省、市级表彰,12名统战人士荣获中央、省、市级表彰。召开第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1个集体荣获吉林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1人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8名专家入选长春市教科文卫体工会百名专家数据库。创新开展“心桥”工程,打造“政治引领、科学管理、精准服务、情感交流”离退休工作品牌,1人荣获吉林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称号。

2022年,学校面对疫情大考,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证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学校锚定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宏伟目标,积极推进十三次党代会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作出的战略部署,奋力开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学校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力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重要使命打造新的吉农样板、做出更大的吉农贡献

 

版权所有:吉林农业大学办公室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邮编:130118

电    话:0431-84533101 84533386     传 真:0431-84531264    邮 箱:xxbgs@jlau.edu.cn